2023年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每日一練《廣播電視基礎知識》7月19日專為備考2023年廣播電視基礎知識考生準備,幫助考生通過每日堅持練習,逐步提升考試成績。
判斷題
1、一些人之所以把新聞傳播“權利”變?yōu)樾侣剛鞑ァ皺嗔Α?,主要是因為沒有認清新聞事業(yè)及新聞工作的公共服務屬性。()
答 案:對
2、新聞輿論機構領導者要具備政治家辦報意識,一般新聞與論工作者的這種意識可有可無。這個說法是()。
答 案:錯
3、在法庭判決前,涉案當事人在報道中不能被稱為“罪犯”,而是“犯罪嫌疑人”,不適用定罪傾向的描述,如“罪大惡極”、“拒絕認罪”等。
答 案:對
單選題
1、在報紙編輯部中,負責根據文字原稿或定本核對校樣,訂正差錯,保證出版物質量的是()。
- A:總編輯
- B:校對
- C:內務編輯
- D:責任編輯
答 案:B
2、評價新聞媒體公信力的首要標準是()。
- A:新聞真實
- B:覆蓋廣泛
- C:傳播及時
- D:觀點多元
答 案:A
解 析:內容“真實準確”是新聞存在的基本條件,也是對新聞報道的基本要求。新聞傳媒要想獲得公信力,首先必須做到新聞報道的真實準確。換言之,要判斷一家媒體是否具有公信力,首要的標準和條件就是看其報道是否真實準確。
3、“政治家辦報”是()的新聞思想。
- A:毛澤東
- B:周恩來
- C:瞿秋白
- D:陸定一
答 案:A
多選題
1、馬克思主義關于新聞自由的主要觀點為()。
- A:新聞自由是相對的、具體的
- B:新聞自由是抽象的、絕對的
- C:新聞自由伴隨著責任和義務
- D:新聞自由受社會制度制約
- E:新聞自由是法制化的自由
答 案:ACDE
解 析:馬克思主義關于新聞自由的主要觀點包括:①新聞自由是相對的、具體的,而不是絕對的、抽象的。②新聞自由伴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而變化。在不同的歷史發(fā)展階段,新聞自由和經濟、政治斗爭的總形勢緊密相連。③新聞自由始終伴隨著一定的義務和責任。新聞自由權利的行使要首先考慮國家利益和全民族利益,考慮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以大局為重,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借口新聞自由損害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新聞自由還要為促進社會經濟、政治發(fā)展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根本制度服務,要受國家法律的約束和所屬組織紀律的限制,自由必須伴隨責任和義務。
2、《廣播電視管理條例》適用的范圍包括()。
- A:在我國境內接收廣播電視節(jié)目的活動
- B:在我國境內設立廣播電臺的活動
- C:在我國境內設立電視臺的活動
- D:在我國境內采編、制作、播放、傳輸廣播電視節(jié)目的活動
答 案:BCD
解 析:《廣播電視管理條例》自1997年9月1日起施行,是全面調整廣播電視相關活動的行政法規(guī)。《廣播電視管理條例》第二條規(guī)定:本條例話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廣播電臺、電視臺和采編、制作、播放、傳輸廣播電視節(jié)目等活動。
3、1774年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出版后,不少青年模仿主人公維特飲彈自殺,以致該書一度被禁止。從那后,研究者發(fā)現,不合理的自殺報道會助推自殺行為產生,并把這種現象稱為“維特效應”。為防止該效應的出現,新聞記者在“自殺新聞”報道時,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確的?()
- A:寫作時不詳細描寫自殺手段、地理位置、方式或工具
- B:不詳細描述或者以特寫方式報道自殺現場死者的慘狀
- C:不全程直播自殺過程
- D:不將自殺美化或渲染成浪漫的行為,比如“飄然而去”、“含笑跳樓”等
答 案:ABCD
主觀題
1、簡述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的機構設置和主要職能?
答 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下設有辦公廳、宣傳管理司、電影管理局、社會管理司、人事教育司、計劃財務司、科技司、國際合作司(港澳臺事務辦公室)、法規(guī)司、電視劇管理司等職能司局;所屬單位包括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等。主要職能:研究并擬定廣播電視宣傳和影視創(chuàng)作的方針政策,把握輿論導向;指導廣播電視電影創(chuàng)作并協調其題材規(guī)劃;指導廣播電影電視管理體制改革。研究并起草廣播電影電視事業(yè)管理的法律、法規(guī);制定廣播電影電視管理規(guī)章和事業(yè)的發(fā)展規(guī)劃;監(jiān)督管理廣播電視節(jié)目、衛(wèi)星電視節(jié)目收錄和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的視聽節(jié)目;負責用于廣播電臺、電視臺播出的廣播電視節(jié)目的迸口管理并負責內容審核等。
2、交互電視可以分為哪幾種具體形式?
答 案:交互電視可以分為存儲釋放式和直接交互式兩種:第一種方式沒有回傳通道,通過廣播通道的附加通道傳送與內容有關的信息或短片,供收看時交互選擇收看或點播;第二種方式的播出端與接收端之間除了廣播通道外還有附加的回傳通道,用戶可以根據發(fā)送端提供的業(yè)務選擇清單通過用戶端的相應設備(如機頂盒)選擇相應的服務,發(fā)送端在收到相應的選擇信息后再向該用戶提供相應的服務,如視頻點播、網絡游戲等。
3、新聞的職業(yè)道德要求不受社會制度的限制。
答 案: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新聞職業(yè)道德的內在規(guī)定性(本質特征)是與一般道德共同性與特殊性的辯證統(tǒng)一。
(1)新聞工作者職業(yè)道德同普遍的道德現象一樣,是一種由經濟基礎決定的上層建筑,由社會存在決定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因而它的內容和形式,最終都取決于社會存在,取決于社會的物質生產方式。
(2)新聞工作者職業(yè)道德較之其他職業(yè)道德,具有更為鮮明的階級性和更為強烈的政治色彩。新聞事業(yè)在傳播和發(fā)布新聞信息時所顯示的社會教化功能和輿論導向功能,決定了它在社會生活中所處的特殊地位。
(3)新聞工作者職業(yè)道德是對新聞傳播活動的一種特殊的調節(jié)規(guī)范體系。它反映了人們對新聞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及其對社會產生積極影響的殷切期望。
綜上,新聞的職業(yè)道德是新聞工作者的一種自律行為,是新聞工作者基于一定的政治立場、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和業(yè)務水平,在內心信念和道德責任感的驅使下,自覺履行對事實、對社會應盡的職責、使命和任務,也是社會對新聞工作者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會受到社會制度的限制。
論述題
1、如何治理當前存在的新聞失實現象。
答 案:“真實性作為新聞的基本屬性,是由新聞自身的規(guī)律所決定的,是廣大受眾的要求,也是報紙、電臺、電視、網絡、通訊社等媒體取信于民的生命所系。”而網絡虛假新聞的增多擾亂了新聞秩序,使得大眾失去了對媒體原有的尊重和信任,對社會的健康發(fā)展十分不利。因此抵制虛假報道,從根本上杜絕網絡虛假新聞的滋生蔓延,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生態(tài)已成為促進新媒體健康發(fā)展的當務之急。在這方面主流媒體要勇于肩負使命,率先垂范,成為堅持新聞真實性原則的中流舐柱。(1)黨報等主流媒體主辦的新媒體要設立并強化“新聞把關者”角色,對未經核實的網絡新聞不“背書”,不轉載。新媒體也要像傳統(tǒng)紙媒一樣設立編輯部或總編室,抽調精兵強將充當“新聞把關者”角色,加強對新聞的編輯審核。在轉載、引用微信、微博等自媒體新聞時,應加強實地核查與證明,決不能簡單地復制粘貼。如距離太遠無法派出記者實地采訪,至少應同當地宣傳部門聯系,通過電話等采訪相關當事人或事件目擊者,核實新聞事件是否存在,時間、地點、人物、原因、結果等新聞要素是否真實。如發(fā)現相關新聞虛假,則應及時出面澄清,使虛假新聞無法進一步傳播和蔓延,將不良社會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
(2)要把黨管媒體的原則貫徹到新媒體領域,規(guī)范新媒體經營與新聞傳播之間的關系。有人說,現在是資本為王的資本媒體、商業(yè)媒體時代,也是“人人都有麥克風”的自媒體時代,再提出黨管媒體意義不大;還有人說,堅持黨管媒體,主要是針對黨和政府主辦的重點媒體而言,對其他媒體并不適用。我們認為這些說法都是錯誤的。一直以來,新媒體出現了較多的虛假新聞,同某些新媒體把盈利放在第一位,把媒體的社會責任放在第二位的經營方針是分不開的。筆者認為,在堅持黨管媒體、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上,新媒體沒有例外。就新媒體而言,不僅時政新聞要講導向,娛樂類、社會類新聞也要講導向。
把黨管媒體的原則貫徹到新媒體領域,最好的辦法就是依法治“網”,即通過政策法規(guī)的完善和執(zhí)行,加強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依法治理網絡空間。有關部門應抓緊實施對互聯網的立法管理,對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進行造假、傳謠和轉發(fā)虛假新聞者進行嚴肅處理和處罰?!耙獕簩嵒ヂ摼W企業(yè)的主體責任,決不能讓互聯網成為傳播有害信息、造謠生事的平臺?!币ㄟ^依法治“網”,使我們的網絡空間清朗起來,為真實新聞的傳播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
(3)在新媒體時代,仍要強調腳底板下出新聞。對于媒體從業(yè)人員,要堅持去一線、走基層,靠腳力、眼力、筆力寫出真實精彩的新聞。應該指出,互聯網對獲取新聞線索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它本身就是大眾媒介,各門戶網站的新聞報道可以成為線索的來源;另一方面,網上論壇、博客發(fā)布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都是鮮活的新聞素材。”然而事物都有兩面性,互聯網獲取信息的便捷快速也讓不少媒體人開始變懶了,習慣從網上復制、粘貼,稍加編輯,甚至原封不動在自家的媒體上發(fā)布。由于信息量的增長,記者在篩選、編輯新聞時隨意性加大,往往導致把材料中不嚴謹不科學的內容也原封不動地掛到網上,為虛假新聞的產生與迅速擴散埋下了隱患。因此,在新媒體時代,媒體從業(yè)人員,更要深入一線采訪,獲取第一手新聞素材,這樣才能避免以訛傳訛地傳播虛假新聞。
2、請論述新聞傳播事業(yè)為什么要以社會效益為最高原則。
答 案:社會主義新聞事業(yè)的基本性質、指導方針、根本任務,決定了我國新聞工作者必須始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黨的新聞事業(yè)是黨、政府和人民的喉舌,黨的新聞事業(yè)與黨休戚與共,是黨的生命的一部分??梢哉f,輿論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所系的工作。黨的新聞傳播事業(yè)要始終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服務。新聞傳播事業(yè)是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體現者,必須做顧全大局和維護大局的忠誠戰(zhàn)士。新聞傳播事業(yè)的產品是精神文化產品,它應該以社會效益為最高原則。強調和突出社會效益,就是要求新聞宣傳在任何條件下都要堅持黨性原則不動搖,都要始終不渝地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只有堅持精神產品以社會效益為最高準則,新聞傳播才能真正做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從而使新聞事業(y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要求,適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發(fā)展要求,努力爭取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局面。
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tǒng)一,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一貫主張。新聞媒體既要積極引導輿論,保持正確導向,又要講究成本、效益和投入、產出的經濟原則。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良性互動、共同發(fā)展這一循環(huán)鏈條上的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一個也不能忽視。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要科學對待和正確處理“兩個效益”的矛盾。當兩者發(fā)生矛盾的時候,要堅定不移地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使經濟效益服從社會效益。要樹立科學發(fā)展觀,推動新聞事業(yè)不斷前進,努力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tǒng)一。
3、論述廣播電視在抗震救災報道中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成功實踐。
答 案:(1)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內容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指馬克思主義對于新聞現象和新聞傳播活動的總的看法。其核心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及其政黨新聞事業(yè)的工作性質、工作原則和工作規(guī)律的一系列基本觀點。
(2)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對新聞報道的要求
在抗震救災報道中,要堅持新聞宣傳的黨性原則;堅持把正確的輿論導向放在首位;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全黨全國工作大局服務;堅持實事求是,維護新聞真實;保持冷靜清醒的政治頭腦,提高輿論引導水平。
(3)抗震救災報道中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成功實踐
四川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我國新聞媒體第一時間做出積極反應,在新聞報道工作中從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全面貫徹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具體要求。
①政治上,緊密配合黨中央的決策部署,積極宣傳中央關于抗震救災的方針政策、路線措施。
②思想上,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針,堅持實事求是,客觀、準確、及時地報道地震災情、搶險工作進展及災后重建工作。
③組織作風上,堅持黨的領導,遵守黨的組織原則和新聞宣傳工作紀律,堅持發(fā)揚不怕艱苦、不怕犧牲、連續(xù)作戰(zhàn)的精神,第一時間將抗震救災各項信息傳達給全國人民,為搶險救援贏得了寶貴時間,取得了抗震救災報道工作的偉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