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輔警協(xié)警每日一練《公安基礎知識》10月10日專為備考2023年公安基礎知識考生準備,幫助考生通過每日堅持練習,逐步提升考試成績。
判斷題
1、治安拘留適用于自然人和法人。
答 案:錯
解 析:治安拘留適用于自然人。法人作為單位,是不能拘留的,但是法定代表人是“人”,可以拘留。
2、公安機關職責具有法律性,即公安機關的職責是由國家法律和法規(guī)所確認的。( ?。?
答 案:對
解 析:公安機關的職責具有法律性,是指公安機關的職責是由國家法律和法規(guī)所確認的。故本題說法正確。
3、黨的公安政策指明了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從事工作的基本方向、基本要求和基本做法。()
答 案:對
解 析:黨和國家對公安工作領導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政策的指導。黨的公安政策指明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從事工作的基本方向、基本要求和基本做法。
4、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級別,根據(jù)所任職務及其德才表現(xiàn)、工作實績和閱歷確定。
答 案:錯
解 析:公安機關的管理體制【相關法條】《公安機關組織管理條例》第十四條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級別,根據(jù)所任職務及其德才表現(xiàn)、工作實績和資歷確定。
5、人民警察實行國家公務員的工資制度,并享受國家規(guī)定的警銜津貼和其他津貼、補貼以及保險福利待遇。()
答 案:對
解 析:《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2013年)第四十條規(guī)定,“人民警察實行國家公務員的工資制度,并享受國家規(guī)定的警銜津貼和其他津貼、補貼以及保險福利待遇"。故本題判斷正確。
6、公安機關實施拘留后,必須在24小時以內,把拘留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或者他的所在單位。
答 案:錯
解 析:《刑事訴訟法》第83條第2款規(guī)定,公安機關實施拘留后,除無法通知或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通知可能有礙偵查的情形外,應當在拘留后24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有礙偵查的情形消失以后,應當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
7、治安行政強制,是指公安機關在依法進行治安行政管理和實施治安行政處罰時。為達到使行為人履行法定義務或接受處罰的目的,對不履行法定義務或不服從治安行政處罰的人所采取的人身和物品的強制手段。( ?。?
答 案:對
解 析:本題考查治安行政強制的概念,本題說法正確。
8、對不滿14周歲的違法行為人,依法應當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應當作出處罰決定,但不送達拘留所執(zhí)行。()
- A:V
- B:X
答 案:錯
解 析:不滿14周歲的人違反治安處罰法,不追究行政責任,具體來說是指公安機關不能對其警告、罰款、行政拘留。 治安管理處罰法針對的是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chǎn)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行為。治安處罰法第十二條明確規(guī)定: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不滿14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jiān)護人嚴加管教。
單選題
1、某公安局督察機構在督察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名警察有涉嫌職務犯罪的行為。該督察機構對其應當())。
- A:立案偵查
- B:依法提起刑事訴訟
- C:檢舉控告
- D: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答 案:D
解 析:根據(jù)《公安機關督察條例》第13條的規(guī)定,督察機構在督察工作中發(fā)現(xiàn)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2、對違反治安管理的人進行處罰,罰款幅度一般情況為()。
- A:1元以上200元以下
- B:50元以上200元以下
- C:50元以上2000元以下
- D:1元以上5000元以下
答 案:D
解 析:根據(jù)《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guī)定,罰款幅度一般為1元以上5000元以下。
3、我國黨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線是()。
- A:群眾路線
- B:組織路線
- C:政治路線
- D:思想路線
答 案:A
解 析:毛澤東同志指出:“一切工作都要走群眾路線,公安工作也要走群眾路線。說明了群眾路線是我黨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線。
4、刑法是()的法律。
- A:某個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的利益,根據(jù)自己的意志,規(guī)定哪些行為是犯罪,并給犯罪人以何種刑罰
- B:規(guī)定階級壓迫的工具
- C:國家法律中最重要
- D:掌握政權的統(tǒng)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tǒng)治和經(jīng)濟上的利益,根據(jù)自己的意志,規(guī)定哪些行為是犯罪,并給犯罪人以何種刑罰處罰
答 案:D
5、()各級公安機關均設立督察機構。
- A:省級以上
- B:地市級以上
- C:縣級以上
- D:全國
答 案:C
解 析:《公安機關督察條例》第2條第2款規(guī)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督察機構,負責對本級公安機關所屬單位和下級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和遵守紀律的情況進行監(jiān)督,對上一級公安機關督察機構和本級公安機關行政首長負責?!?/p>
6、我國警銜等級的設置是()。
- A:四等十三級
- B:四等十一級
- C:五等十一級
- D:五等十三級
答 案:D
解 析:我國人民警察的警銜設五等十三級:(1)總警監(jiān)、副總警監(jiān);(2)警監(jiān)(一級、二級、三級);(3)警督(一級、二級、三級);(4)警司(一級、二級、三級);(5)警員(一級、二級)。
7、正當防衛(wèi)的目的是()。
- A:保護本人的利益免收不法侵害
- B:保護公共利益、本人利益免受不法侵害
- C:保護公共利益、本人和他人利益免受侵害
- D: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和他人的權益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
答 案:D
解 析:《刑法》第20條規(guī)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wèi),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wèi)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8、本案中,民警到楊某的住處查處聚眾賭博時,應當出示()。
- A:檢查證或警官證
- B:檢查證和警官證
- C:搜查證或警官證
- D:搜査證和警官證
答 案:B
解 析:《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guī)定》第82條第1款規(guī)定:“對與違法行為有關的場所、物品、人身可以進行檢查。檢查時,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應當出示人民警察證和縣級以上公安機關開具的檢查證。對確有必要立即進行檢查的,人民警察經(jīng)出示人民警察證,可以當場檢查;但檢查公民住所的,必須有證據(jù)表明或者有群眾報警公民住所內正在發(fā)生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公民人身安全的案(事)件,或者違法存放危險物質,不立即檢查可能會對公共安全或者公民人身、財產(chǎn)安全造成重大危害。
多選題
1、犯罪嫌疑人在偵查階段聘請律師可以為其()。
- A: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請的律師可以為其申請取保候審
- B:代理申訴、控告
- C:提供法律咨詢
- D:與原告人達成和解
答 案:ABC
解 析:《刑事訴訟法》第36條的規(guī)定,辯護律師在偵查期間可以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代理申訴、控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關情況,提出意見。D項“與原告人達成和解”不屬于律師在刑事訴訟偵查階段的法定任務。
2、人民警察的業(yè)務素質包括()。
- A:崗位專業(yè)能力
- B:分析綜合能力
- C:群眾工作能力
- D:表達能力
- E:應變決斷能力
答 案:ABCDE
解 析:人民警察的業(yè)務素質包括:(1)崗位專業(yè)能力;(2)分析綜合能力;(3)應變決斷能力;(4)群眾工作能力;(5)表達能力。
3、公安機關保護公民人身安全,就是要保護()。
- A:公民的名譽權
- B:公民的生命權
- C:公民的健康權
- D:公民的隱私權
答 案:BC
解 析:保護公民的人身安全,就是保護公民的生命權和健康權不受侵犯。
4、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實施法律監(jiān)督的內容和形式主要有()。
- A:立案監(jiān)督
- B:執(zhí)行監(jiān)督
- C:審查起訴
- D:審查批捕
- E:偵查監(jiān)督
答 案:ABCDE
解 析:檢察監(jiān)督制度有立案監(jiān)督、審查批捕、審查起訴、偵查監(jiān)督和執(zhí)行監(jiān)督共五種。
5、公安工作的群眾路線,是公安工作實行的( )的工作路線。
- A:一切為了群眾
- B:一切依靠群眾
- C:從群眾中來
- D:到群眾中去
答 案:ABCD
解 析:公安工作的群眾路線,是公安工作實行的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
6、公安專業(yè)工作的主要特點有()。
- A:復雜性
- B:艱苦性
- C:危險性
- D:易受腐蝕性
答 案:ABCD
解 析:公安工作的主要特點有四個,考生要注意不要混淆,尤其是艱苦性和危險性,艱苦性指的是超負荷辛苦和自然環(huán)境、執(zhí)法環(huán)境帶來的困難;危險性指的是和違法犯罪分子作斗爭的危險,同惡性自然災害作斗爭中的危險。還要區(qū)別危險性和風險性,風險性主要是權力容易受到腐蝕導致腐敗。
7、 依照《刑法》《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依據(jù)人民法院的判決,公安機關刑罰執(zhí)行權包括( )。
- A:暫予監(jiān)外執(zhí)行
- B:短期有期徒刑執(zhí)行
- C:假釋和管制執(zhí)行
- D:拘役和剝奪政治權利執(zhí)行
- E:宣告緩刑
答 案:BD
解 析:《刑事訴訟法》第269條規(guī)定:“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或者暫予監(jiān)外執(zhí)行的罪犯,依法實行社區(qū)矯正,由社區(qū)矯正機構負責執(zhí)行。”A項、C項、E項均由司法行政機關社區(qū)矯正機構負責執(zhí)行,這是《刑法》和《刑事訴訟法》修正后的最新規(guī)定。
8、政治紀律就是關于人民警察()方面的規(guī)范。
- A:政治覺悟
- B:政治行為
- C:政治言論
- D:政治理論
答 案:ABC
解 析:政治紀律是有關人民警察政治覺悟、政治行為和政治言論方面的規(guī)范,其基本內容包括四個要點。
主觀題
1、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規(guī)定,公安機關因偵查犯罪的需要,在使用了公民個人的交通或通信工具后,應當怎么處理?
答 案:應予及時歸還并支付適當費用。
2、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規(guī)定,人民警察應當履行的義務有哪些?
答 案:一、遇到公民人身、財產(chǎn)安全受到侵犯或處于其它危難情形,應當立即救助。二、對公民提出解決糾紛的要求,應當給予幫助。三、對公民的報警案件,應當及時查處。
3、拒絕執(zhí)行上級依法作出的決定、命令,或者在執(zhí)行任務時不服從指揮的,給予什么處分?
答 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
4、人民警察使用武器造成犯罪分子或者無辜人員受傷的,應當怎么處理?
答 案:一、及時搶救受傷人員,二、保護現(xiàn)場三、立即向當?shù)墓矙C關或該人民警察所屬機關報告。
5、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規(guī)定,對嚴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答 案:采取保護性約束措施。
6、《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答 案:一、保護公民的人身安全和合法財產(chǎn)、保護公共財產(chǎn)。二、保障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責,正確使用警械和武器。三、及時有效的制止違法犯罪行為。四、維護公共安全和社會秩序。